《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全词通过回顾少年时不知愁苦,衬托“而今”深深领略了愁苦的滋味,却又说不出道不出, 写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在思想感情方面,这首词的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 乃是上片的核心。下片写而今历尽艰辛,“识尽愁滋味”。“而今”二字,转折有力,不仅显示时间跨度, 也反映了不同的人生经历。在涉世既深又饱经忧患之余,就进入“识尽愁滋味”的阶段。 全词构思新巧,词人运用前后对比的手法,将昔日不知“愁”滋味与现在尝尽“愁”滋味相比较,突出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全词的线索,感情真挚而又平易浅近。浓愁淡写,重语轻说。寓激情于婉约之中,语浅意深,别具一种耐人寻味的情韵。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上片写中秋赏月,下片写望月怀人。 全词设景清丽雄阔,如月光下广袤的清寒世界,天上、人间来回驰骋的开阔空间。 将此背景与词人超越一己之喜乐哀愁的豁达胸襟、乐观情调相结合, 便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上片写秋凉情景,下片写重九感怀。 这首词,虽然写的是思亲,但是却没有出现思亲或相思之苦的语句,而是用了叙事的方式, 表达出深深的思亲的愁苦。显的很沉重高雅。 作者:昭通之窗 转自天天快报:望海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