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前440年-前381年)出生于卫国的富裕家庭,年轻的时候他便有一番政治抱负,无奈上天不想让他这么顺利,年轻的吴起在外求官不成,家财散尽,一贫如洗,遭邻人耻笑。一般人要是没有韩信的肚量,也就打几次架完事,而这位老先生可不是一般人,他居然一怒之下杀死了30多个讥笑自己的邻居,随后出逃。在逃跑之前,他在与母亲诀别时咬着自己胳膊,狠狠的说:“此生我若做不了卿相,就绝不回卫国。” 之后吴起拜曾申(曾参之子)为师,学习儒术。母亲病逝的时候吴起没有回家奔丧,理由是曾经发誓,做不了卿相就不回家。而曾申认为此人不孝,勃然大怒,与吴起断绝了师生关系。于是吴起弃儒学兵,转而投奔鲁国季孙氏(鲁国贵族,权倾朝野)门下。 从吴起早年的经历能看出,这是一个感情冷漠,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赌徒式人物。而其后面的行为,更加验证了他渴望成名的想法。 当时齐国想攻打鲁国,鲁君想用吴起为将,但吴起妻子是齐国人,鲁君对他的立场有所怀疑。吴起为了能施展抱负,便杀掉了结发妻子。鲁君命吴起为将后,吴起迎来了自己人生第一场战争。 (吴起杀妻求将的行为,一直被人所诟病) 这场战争是吴起用妻子的命换来的,不光是妻子的命,还有他的名誉,他的一生。所以他必须打好这一仗。此时吴起赌徒的特质再一次出现,所以这种人,不管什么环境,他都会用自己的一切去赌他理想的实现,尽管那是未知的明天。 吴起用兵术大败齐军。但是命运再一次开了一个玩笑,取胜后的吴起不但没有平步青云,反而引起鲁国群臣的非议,有人在鲁君面前说:“吴起猜疑残忍,早年杀死乡人,又因为不孝被逐出师门,君上对他有所怀疑他就杀死妻子。况且鲁国是个小国,一旦有了战胜国的名声,就会招致各国攻打。鲁国和卫国是兄弟国家,重用吴起,就等于抛弃了卫国。”鲁君听从劝告免去吴起官职。屋漏偏逢连夜雨,季孙氏在此时也被杀了。吴起只好投奔到魏国。 而魏国这边,关于吴起,魏文侯其实是心存疑虑的,但最终还是爱才,命吴起为将,吴起一口气攻下秦国五个城池,初步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 吴起担任将军时,与士卒中最穷困的同衣同食。卧不设席,行不骑马坐车,自带干粮,与士卒分劳苦。其中最有名的故事恐怕是这个:有一个士卒背上生了疮,吴起亲自为他吮吸。士兵的母亲听说后悲伤的哭了。有人说:“你儿子不过是小兵罢了,而将军亲自吮他的疮,你有啥可哭的?”士兵母亲说:“去年吴公为我孩子他爹吮疮,结果孩子他爹在战场上勇往直前,死于敌手。吴公现又为我儿子吮疮,我不知他将会死在哪里,所以我才这么伤心。” 这个故事看起来好像跟吴起的缺点没啥关系,仿佛还很会做人。确实,吴起不是不会做人,只是他的做人来说,也是实现目的的一个工具。对于他来说,没有情义和感情,一切都是有所目的。 (吴起亲自舔舐士兵伤口,被当做是爱护属下的表现) 在事业狂吴起的努力下,魏国占据了秦国河西地区,并在此设立西河郡,吴起担任首任郡守。 吴起担任西河郡守期间,向子夏学习儒家思想,改革魏国兵制,创立武卒制。武卒经过吴起的严格训练,成为魏国的精锐之师。同时吴起继续率兵南征北战,为魏国夺取土地上千里。期间共与诸侯军队大战76次,大胜64次,其余不分胜负。可谓是功勋卓越。 魏文侯去世后,魏国由魏武侯继位。这位新君主看不惯吴起的性格为人,能力超群的吴起也看不上平庸的君王。隔阂显然越来越大了。 君臣已离心,离吴起出走也不远了。 魏国当时的相国是田文,田文死后,魏国丞相换成了公孙痤。 公孙痤这人有点小心眼,他内心一直嫉恨吴起,总想找借口铲除他。 公孙痤想娶魏公主。但是又怕吴起占了去,仆人给他出了一个点子:“吴起这种人太好除掉了,他为人心直口快又自大,你可先对国君说:‘吴起是个贤人,但是恐怕吴起无意久留于我国,你不妨用公主试试他的去留之心,将公主许配给他,如果吴起无留心,一定会推辞。’然后你找个理由和吴起呆在一起去偶遇公主,见到公主时,你想尽办法让公主侮辱你,吴起看到公主轻贱你,会认为公主不贤。一定会推辞国君赐婚,这样他就中计了。” 假象情敌吴起果然拒绝了赐婚,轻而易举的中计了。 这件事情能看出儒家思想对吴起的影响,性格是天生的,人格却是后天的。吴起性格冷酷,但是后天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他为人“刚劲”,注重声誉,不想娶看上去“粗鲁无礼”的公主,这些特质反倒成为了对手计谋成功的关键因素。 被公孙痤这么一折腾,本来就不怎么喜欢吴起的魏武侯开始怀疑吴起的忠心,吴起害怕自己被杀,只好投奔楚国。 说到公孙痤,他在自己病危的时候向魏王举荐了一个人,但是魏王没有重用,导致这人投奔了秦国。这人就是商鞅。 所以谁天生是正派,谁一定又是小人。 剧本拿得不同罢了。 在投奔楚国之前,一向不轻易流泪的吴起望着河西郡,忍不住流下泪来。 他的车夫很惊异:“我私下观察您的心志,把舍弃天下看得就像扔鞋一样。如今您离开河西,怎么流泪了?” 吴起擦去眼泪回答说:“河西郡被秦国攻取的日子不会久了,魏国从此要削弱了。” 果不其然,吴起离开魏国不久,秦国就发十万强兵,俘虏了公叔痤,拿下了河西地区。 真正的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楚悼王热情接待了吴起并且立即任其为相。 吴起终于可以一展身手了,他尽显事业狂本色,开始了变法。在吴起的变法期间,楚国向南平了百越,向北阻却三晋,向西可伐秦,诸侯都患楚国强,而对吴起忌恨不已,尤其魏国,恨得真是牙痒痒,而楚之贵戚大臣也都怨恨吴起剥夺了自己丰厚的官禄,恨不得将吴起剥皮吞肉。 这一天终于来了,吴起的最大靠山——楚悼王去世了,尸骨未寒之时,贵戚大臣抄起家伙,一路叫喊着追杀吴起,吴起无处可逃,他的生命很快就要走到尽头了。 如果事情到这里结束,吴起的结局无非是尸体被剁碎,或者拉出去示众。一生就此结束。 但是这位老先生,真的不是一般人。 他的一生写满了“变数”两个字。青年时因为被人讥笑怒杀几十人,为了事业杀掉了自己的妻子,为了学业不回家服丧,为了能够破敌立功他愿意跟士兵一起吃睡允吸烂疮,他公开与田文论功却有自知之明,偶尔也向君王纳谏,得罪了公孙痤而不自知,为了尽快实现自己抱负急于求成不惜加快楚国变革以至于触动贵族根本利益……他是一个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择手段的人;他为了能够出人头地,不管自己学的到底是儒家还是兵家;他是倡导仁义之人,但是他的仁义仅仅是工具;允吸士兵伤口,是为了让他们死的义无反顾;自己受到侮辱,就要让30多个讥笑他的人付出代价。他用一切作为赌注参与上了人生这盘赌局,赌徒的信念是什么? 一切的一切,我是要赢回来的。 所以,你们这帮蠢货,以为杀了我,自己就能坐享好日子了? 我觉得吴起一定是在很久很久以前,就料到了今天这个结局。他知道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吴起一路奔跑到大殿,大殿的门紧闭,里面放着楚悼王的尸体。 后面的砍杀声越来越近。 吴起微微一笑,推开了大殿的门。 就让我赌这最后一把吧。 史书记载,吴起被楚国贵族追杀得走投无路,冲进大殿趴在楚悼王的尸体上。贵族们杀红了眼,纷纷朝吴起放箭。瞬间吴起和楚悼王身上便像刺猬一样。 贵族们心满意足的回去了。皇室安葬了楚悼王和吴起,肃王即位,按照楚国法律,侮辱国君尸体的人视作叛乱,判死刑,夷族。于是那一年,杀死吴起的所有人,均被灭族,连坐七十多家。 这是赌徒吴起下的最后一注。这一盘局,赢得漂亮。 吴起一直在被重用,但是从来没有被信任过。这是他残忍果敢的性格所决定的。正因为缺少七情六欲,未免显得特立独行,没有朋友,自然也就没有志同道合者以及接班人。他杀死妻子的行为,被后人树为“不义”的代表,广受非议。 可是你能说他是小人吗?他一生都在实现理想,但从未给自己谋过私利。魏国将其排挤出朝,他哭的不是自己命途多舛,而是为国家命运感到心痛。 这种人,算是小人吗? 在吴起的变法下,楚国第一个实现了孔子等级流动的思想。吴起是第一个把这个理想运用到实践中的改革家。很可惜的是,吴起的变法在他死后就失败了,与他为人处事有关,也与王位继承者有关。 不过他的理想被远在秦国的商鞅实现,即使在商鞅死后,强大的秦国依旧贯彻新法,最终一统天下。 吴起,一个有缺陷的人,一个有理想的人,一个一辈子都在为理想奋争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