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早在几星期前,美洽的小伙伴就私下向我们透露了这一重磅消息:前滴滴首席架构师李令辉将加盟美洽出任总裁兼CTO 。 在经历滴滴爆发增长的几年,见证并推动移动互联网时代明星的科技企业一路飞升后,李令辉选择加入SaaS新星美洽。不仅是对于美洽,对于整个To B 行业,这都是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人才引进。 在香山崔牛阁,我们见到了逻辑严密、观点犀利、充满自信、言语幽默的李令辉,从因何加入美洽开始,聊了聊他早年的人生经历,对To B 行业的看法,以及对引进技术人才的建议。 谈少年历程:“在意识到自己注定不可能成为数学家的那一刻,我的整个世界都暗淡无光了。” 当李令辉提到少年时代最渴望进入的学府是“哥廷根”的时候,笔者在大脑沟回中对这个名词的搜索了几遍,得到的结果都是:not found。后来在百科上找到答案:哥廷根大学位于德国哥廷根市,成就了高斯、黎曼、狄利克雷和雅可比等一众伟大数学家,是无可争辩的世界数学中心和麦加圣地。 在少年时代,李令辉表现出了较强的智力优势,并深深痴迷于数学。彼时他的梦想是成为数学家。但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见过高山的他,发现自己在天资方面与合格数学家存在距离,想在数学领域做出突破性成绩,几乎没有可能。李令辉的数学家之梦破碎了,“在意识到自己没可能成为数学家的那一刻,我的整个世界都暗淡无光了”。 好在少年的愁滋味都不会延续太久,很快他就找到了新的乐趣之源:根据插卡式学习机的说明书上的几行编程指导,他对着电视机屏幕,敲击学习机键盘,开发出了一套射击游戏,依靠同学们地下偷摸相传,这套游戏很快风靡了他所在学校的辖区。李令辉也就此开始了自己的程序员之路。 而今,美洽官方提供的李令辉的介绍是:美洽总裁兼首席技术官。互联网资深架构师和管理者,善于构建复杂的互联网服务架构,打造精英的技术团队。曾任滴滴出行首席架构师,经历滴滴出行从“出租车”到“出行全平台”,从20万单到1000万单的增长和演进全过程,对于互联网公司管理,技术团队的发展和进化,技术架构的迭代有丰富的经验。同时,李令辉在Qcon和 ArchSummit等知名技术会议上,担任主题演讲嘉宾、专题出品人。业余时间,他为创业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为工程师提供职业建议。在程序员次元,他被赋予的称谓是“辉神”。但讲到数学家偶然进入工程师领域,而进行的种种“VENI VIDI VICI我来我见我征服”的碾压式神迹,他还是会如数家珍,满脸兴奋,也表现出深深的折服。 当年的翩翩数学美少年,可能从没想过有朝一日会蜕变为熟用keynote的程序员老司机。他感谢在逻辑思维方面练就的幼功,为编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庆幸自己在青春期就做出了正确判断,没有继续埋头注定无所作为的数学之路,而是转向程序员这一适合自己的光明选择。理性分析之后,做出最优选择,这也是数学训练带给李令辉一生的财富。 谈职业选择:“用职业生涯来做游戏和广告,你对得起冯诺依曼和图灵吗?” 业界普遍认为To B 企业一直难以吸引到顶尖的技术人才。一方面原因,是很多顶尖技术人员认为To B 行业的技术挑战小,天花板低,没有发挥的空间。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To B 企业起步较晚,总量上也远少于To C 企业,所以大家可见的成功实例较少,没有太多信心。 谈及程序员的在To C 和To B 行业之间的职业选择,李令辉认为To B 行业技术挑战小,绝对是一种误解。在To C 领域,对产品推倒重来未必是个坏的选择,谷歌的产品生命周期也只有三年左右。但To B 行业不同,推倒重来等于换个姿势把东西再做一遍,其成本简直高得可怕。最好的例证就是Oracle这么多年来都只是在其原有产品上进行优化,而非将其多年前的产品推倒重做。再加上,To B 行业面向的对象都是企业和组织,相对于个人用户来说,更加注重稳定性和实用性。所以说,To B 行业对技术人才的专业能力其实有着极高的要求。 李令辉将工程师的职业使命也置入其中考量:游戏和网络广告是To C 行业常见的两种变现模式。游戏纵有娱乐身心之功,但也永远难以逃避摧残少年之嫌。网络广告,确有传播信息的价值,但是不论工程师在展示算法方面多么努力,可能都不如一个全屏的banner来得效果直接。“用职业生涯来做游戏和广告,你对得起冯诺依曼和图灵吗?”To B 行业服务企业客户,或提升效率,或降低成本,或兼而有之,通过为企业提供价值的方式变现,推动社会向前,实在是不错的职业方向。 同时,他也看好中国To B 企业的发展。对比中美两国科技创业发展,我们很容易看到,美国走过的路,中国基本都会走一遍。而今美国的企业服务的市场发展已经非常迅猛,中国也一定会迎头赶上。辉神看好中国经济,认为商业繁荣是一个必然事件。在这种经济状况下,To B 的崛起也会成为必然。中国人本来在智力就绝不逊于任何人种,在勤劳方面更是世界闻名,再加上北京高房价的无情鞭策,工程师便会高度自驱。所以说,在北京打造出一个salesforce级别的技术团队是非常可能的。北京当然能媲美硅谷,孕育世界顶级的公司。 谈招聘技术人员:“找个做过的人未必是件好事,saw和 knew的区别很大。” 对于非技术背景的企业创始人来说,招聘技术合伙人是非常大的一个难题。没在程序员的圈子里混过,没有工程师人脉,就不知道到哪里去找,甚至都不清楚在企业不同的阶段应该找什么能力的人。模糊的评判标准可能就来自BAT的级别评定。根据简历中的项目经历来判断靠谱吗?创始人往往只能拍脑袋。就算是产品技术背景出身的创始人,找起技术合伙人来,也并非易事。美洽创始人黄海波介绍说,自己为了找到辉神,也先后动用了几家猎头公司,花费了将近半年的时间,面试过超过三十位候选人。 在李令辉就职滴滴期间,几乎所有的高阶技术人才都经过他的面试才得以上岗。对于技术人才招聘,他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论: 找“做过”的人未必是件好事。不要迷信简历中描述的项目经历。saw和 knew的区别很大。尽管很多人从业多年,参与过看过某项业务,并不代表他真的了解项目是怎么完成的。相反,如果有正确的思路,找到聪明的人来做就行。谷歌、脸书等科技企业的繁盛,也是依赖于加州多所名校每年毕业的新鲜血液源源不断的输送。 不要担心比你跟有钱的企业来挖人。在高阶人才的招聘上,BAT类的巨头没有太大优势。对于那些真正有想法有能力的高端人才,公司会给出合理的价码。这些人也并没有一味地想要去BAT镀金的诉求,真正做一番事业或许更为重要。从实际情况来看,在辉神的职业生涯所见中,被挖走的员工基本都是相对较弱的,非核心的。客观地说,这些人的离职对于他个人和企业本身或许都是好事。 成长,是企业吸引人才的最关键因素。不论任何行业、任何公司,能吸引并长时间留住人才,最直接也是最重要原因就是供给成长。成长有两个层面:个人的成长和公司的成长。员工在公司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觉得并没有浪费光阴,这是对他们很好的鼓励。而公司的成长,则让人才看得到未来,让人感觉跳上了火箭。求带飞,才是众多工程师的心声。 谈加入美洽:“想挣快钱的竞争公司很多,是件好事儿,能帮我们教育市场。” 当看到“市值数百亿美元的科技明星企业首席架构师,加入虽小有名气但仍属初创公司的美洽”这则新闻之时,可能涌上大家心头的第一个问题,都会是“为什么”? 除去前文已经提到的看好中国企业服务发展之外,辉神讲了另一个原因:从业多年,他见过太多创业团队,但像美洽这样,真正有想法、有能力,又愿意承认自己不足的团队并不太多。创业市场上,想挣快钱的公司占了百分之四十甚至更多,其目标就是被大企业收购,或者什么火干什么,捞一笔走人。当然这也不都是坏事,他们帮忙教育了市场。美洽团队在产品和销售方面,已经表现出天赋异禀、骨骼精奇,再加上技术团队足够给力,产品技术全面驱动将会引领全面爆发,经过考虑,他选择all in。 哥廷根学派的创立者“数学王子”高斯有过如是的表达:“带给我最大愉悦的,不是知识而是学习,不是得到的结果而是到达的过程。彻底解决掉一个问题后,我就会离开它,为了步入新一片茫茫未知。”真理无穷,欢喜无尽。这是数学家的驱动之源,可能也是李令辉内心深处的动力之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