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31日,国际奥委会投票决定将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交给北京,从那一刻起,北京正式进入冬奥时间。 中国有浓浓的奥运情结。15年前,也是7月,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那晚,全球华人度过了一个不平静的狂欢之夜。奥运会一直都是人类也是中国人对于更快、更高、更强奥林匹克精神的追求。 如今,北京申办冬奥成功已经一周年,筹备工作有序推进。冬奥会成功申办给中国的冰雪运动也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
2016年7月23日,200名来自首都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在奥林匹克塔上组成“2022”字样,表达对冬奥会的期盼与祝福。(北京冬奥组委供图) 这一年,党中央高度重视奥运筹备工作进展,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筹办任务,把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办成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 这一年,从北京到协办城市张家口,民众感受到冰雪运动的火热,北京延庆和张家口崇礼的滑雪场游客激增,冬奥会燃起了国人的冰雪热情。 这一年,从奥运场馆建设、冰雪运动普及、落实绿色办奥理念到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冬奥会的筹备工作全面铺开,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已经开始改变我们的生活…… 冬奥点燃冰雪运动火炬 北京大动作布局冰雪运动普及 北京,蓝色港湾一家滑冰俱乐部,孩子们正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进行训练。7岁的女孩可可已经在这里练习花样滑冰一年,她的妈妈对记者表示,自己是花样滑冰运动的爱好者,所以想送孩子来学习,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北京目前已经有不少专业的滑冰场所可供选择,而且自从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以来,她身边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把花样滑冰、冰球等冬季项目当作孩子的兴趣来培养。冰雪运动的认知度和普及度在北京已经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张家口崇礼,万龙滑雪场,滑雪爱好者小齐是这里的常客,据他介绍,自从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以来,崇礼各大滑雪场的游客人数激增,今年还有很多游客专门从南方赶来,他们之所以选择这里,就是因为“冬奥会效应”。 北京冬奥组委秘书长韩子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北京在申办冬奥时承诺“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筹办冬奥会为中国冰雪运动的普及发展创造了重大机遇,可以起到“点燃冰雪运动火炬”的作用。2015至2016年冬季,全国31个省区市中已有30个开展了冰雪运动,北京和张家口地区的冰雪运动人数达到680万,增长了30%。 此外,作为冬奥会主办城市,北京冰雪运动的发展和竞技水平也备受关注。在今年的“北京两会”上,北京市长王安顺谈到北京的冰雪运动时曾直言自己“受到了刺激”,当时新疆正在举办冬运会,王安顺看到上海女子冰球队取得了第四名的成绩,而北京没有队伍参赛。如果举办奥运会的城市没有自己的队伍和人员参与项目,将是一个很大的缺憾。王安顺指出,国际奥委会讲得有道理,如果没有本国或者本城市能拿奖牌的运动员,这个运动在你那就不吸引人了。 为了全面提升北京冰雪运动的发展水平,为举办冬奥会奠定基础,北京正加速前行。今年1月,北京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正式成立,全面负责北京冰雪运动的发展、规划,包括队伍建设及群众活动。 3月7日,北京市在全国首次以地方政府名义出台冰雪运动发展规划称,到2022年,北京将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冰雪运动服务体系,冰雪运动发展迈上新台阶,其中参与冰雪运动的人口规模将扩大至800万人。 7月22日,北京市冰雪运动队正式成立,经过半年多的规划和筹备,共组建了冰球、冰壶、花样滑冰、短道速滑、速度滑冰、单板滑雪、自由式滑雪、跳台滑雪共八个项目16支冰雪运动队伍,其中运动员164人,教练员11人。 我们有理由相信,冰雪运动的宏观布局、冰雪场地的合理配置、冰雪运动人才的培养、冰雪运动参与氛围的营造等,都可以借助筹备一届冬奥会之机如约实现。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不仅是北京,中国群众冰雪运动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22北京冬奥会的赛场上将会有大批中国健儿取得好成绩。 冬奥场馆2021年全部完工 “可持续利用”理念贯穿场馆规划 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举办,为北京留下了“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场馆。这些场馆赛后通过社会化运营、打造商业产业链、营造旅游新亮点,已经成为集运动、健身、游泳、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国际化健身中心。2022年冬奥会,“可持续利用”的理念将贯穿场馆规划、建设的全过程。 北京赛区将充分利用2008年奥运会留下的现成设施,12个竞赛和非竞赛场馆中,11个是奥运遗产,其中9个直接使用。 9个场馆与奥运村行车时间在5分钟以内,2个场馆在10分钟内,只有1个场馆在15分钟内。国家体育馆和五棵松体育馆将承办冰球比赛,“水立方”将举行冰壶比赛,首都体育馆将作为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的比赛场馆。 北京赛区唯一新建的国家速滑馆,将建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附近,在10月进入到设计方案的最终角逐阶段。这座占地约10公顷的场馆,将利用2008年奥运会曲棍球和射箭的临时场地进行建设,除了速度滑冰外还能承办冰球和冰壶比赛,做到“三馆兼顾”。 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工作人员桂琳给本网记者介绍,2017年,新建竞赛场馆和部分现有竞赛场馆将陆续开工建设和改造,预计2019年9月,新建竞赛场馆的永久性设施和与测试赛直接相关的临时设施将基本完工,2021年6月,所有的场馆将全部完工,开始比赛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首钢大院变身北京冬奥组委 绿色办奥从“我”做起 长安街西延长线上的首钢大院,曾象征着昔日“火红的年代”。首钢搬迁后,院区内原有的钢炉、料筒、仓库,变为了一座座设计感极强的写字楼,而它们的新住户就是2022年北京冬奥组委。 近日,本网记者探访了冬奥组委所在地首钢西十筒仓,“已经有170名工作人员在此工作。”冬奥组委秘书长韩子荣说。的确,每天到这里开会和商讨相关筹备工作的各方面人士络绎不绝,“筒仓”里很繁忙。 负责冬奥组委办公区项目实施的首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达明对记者说,冬奥组委进驻的办公区域,实际上是由炼铁原料区改造而成的工业遗存项目,这个项目在节能、节水、建材选用等方面都凸现了绿色生态特色。 记者在现场看到,景观道路铺装使用了一种特殊的砖材,技术人员介绍,这些砖是由园区拆除的建筑垃圾烧制而成的再生透水砖,可以起到减排的效果。除此之外,冬奥组委在改造装修中还运用了光伏发电、无负压供水系统、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等先进节能新技术,在达到绿色建筑星级标准的同时,也很好地诠释了可持续发展、节俭、绿色办赛的冬奥会理念。 一体化发展驶入“快车道” 京津冀携手共创“冬奥新高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筹办冬奥会、冬残奥会作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要发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进一步发挥北京对京津冀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申冬奥成功一年以来,冬奥会对京津冀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开始初步显现。 据测算,冬奥会将大幅带动京津冀的消费,基础建设支出也将拉动该地区的GDP,在体育、文化、旅游休闲等产业创造方面可提供60万个就业机会。 京津冀跨区域的公交线网、场站布局也围绕2022年冬奥会进行设计,京张高铁和崇礼支线已经开工建设,预计2019-2020年建成通车。延崇高速路作为连接北京、延庆和张家口赛区的重要通道,规划设计方案正在深化,预计明年上半年开工建设。 在网络信息化建设上,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签署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共推5G网络在北京和张家口赛区先行启动建设。 北京延庆,河北张家口崇礼,这两座长城脚下的小城,也因为冬奥会焕发新生机。 在延庆,按照规划,冬奥村将按照酒店标准建设,同时再规划布局3至5家星级酒店,为冬奥赛事和冰雪产业发展提供完善的服务保障。而延庆赛区承办完冬奥会后,将会建成一个冰雪主题公园,夏天则是一个休闲和避暑中心, 在崇礼,区旅游体育局副局长毛玉君介绍说,2015年至2016年的滑雪季,崇礼累计接待游客超过205万人,人均消费额达到700元,旅游业带来的直接收入超过14个亿。这与往年相比,增长速度是两倍左右。今年,崇礼提出了“旅游+”战略,将旅游放在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位置。 北京,即将成为唯一一座既成功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将举办冬奥会的城市,这是北京的光荣,是中国的光荣。申冬奥成功一年以来,北京冬奥筹办开局良好,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各项筹办工作的深入进展,2022,我们必将向世界呈现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 附:冬奥会筹备一年来: 2015年12月15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成立。 2016年3月7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关于加快冰雪运动发展的意见(2016-2022年)》,确定新建16座室内滑冰场、50片室外滑冰场、30片嬉雪场地。 2016年5月,北京冬奥组委第一批工作人员入驻首钢园区,原首钢厂区内的西十筒仓由工业建筑转型成为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地。 2016年6月12日,奥林匹克公园里,北京中轴线上246.8米高的标志性建筑被正式命名为北京奥林匹克塔,并悬挂起永久性奥运五环标志。 2016年7月22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标志性场馆——国家速滑馆建筑概念方案国际竞赛揭幕。 2016年7月31日,申冬奥成功一周年,发布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网,同时启动会徽设计全球征集。
来源: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