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22日电 题:网络时代,我们需要“保卫”汉语吗? 新华社记者白旭、李逾男、魏梦佳 很多很多年后,我们会记得“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还是“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会记得“男默女泪”, 还是“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 网络日益普及,社交媒体高速发展,快速催生出新词、流行语。 被多数人以“好玩儿”的心态迅速吸收、使用的网言网语,对于汉语——一个已经存在数千年的优秀古老语言意味着什么? 是新创意,还是污染源?能迅速发酵,会不会积累沉淀?而对奔袭而来的网言网语,汉语需不需要被“保卫”?
新词是怎样产生的?
近日,中国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发布了《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盘点了2015年的热词和流行语,包括“互联网+”“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主要看气质”“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等都榜上有名。 从时下流行的互联网和工业、商业、金融业等的创新融合,到一份网上被热议的女教师辞职信;从歌手晒照片后引发的网友跟风晒图游戏,到起源于国外的流行说法,都会被收进每年的“热词榜”;常年从事传媒语言研究的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侯敏则从2006年开始,每年都要编一本新词手册,收录当年出现的400到500个新词语。 在她看来,这些词语分为几类。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类是一年中出现的新的事物、现象、观念、认识和科技成果,比如“互联网+”,有效保持和利用水资源的“海绵城市”,指代在线课程开发模式的“慕课”,伴随微信这个新事物出现的“点赞”等。 第二类是随着一些词语的语义磨损出现的替代词。比如当人们觉得说“很好”已经不足以形成巨大的冲击力时,会改说“巨好”、“超好”等,虽然“超”原本是一个动词。 第三类是网络上出现的减缩造词,比如前些年人们用得很多的“人艰不拆”“不明觉厉”“喜大普奔”“城会玩”“何弃疗”等。 “其实减缩造词一直都有。”侯敏说,“语言变化的一个原则就是省力、经济,当一个长的词语用多了,人们就会简化。”她给出的一个例子是“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现在人们说‘高考’久了,反而很少能说出全称了。”她说。 事实上,全民造词的现象并非中国所独有。 在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列出的2012年度网络热词中,“Omnishambles”就是利用构词法造出来表示“局面完全失控,出现系列差错和误算”的混乱状态。从“喜大普奔”到“Omnishambles”,你或许能看到相似的地方。此外,“Mobot”把莫·法拉赫的名字和“机器人”连在一起,用来形容这位英国中长跑运动员获得奥运金牌后的庆祝舞蹈动作。还有“YOLO”,是“You only live once”(你只能活一次)的首字母缩写。这些新词的产生与构词方式都和汉语相似。 “其实每年都会出现新词和新的流行语,反映出社会变化和变革。”侯敏说,“这些词中,有些可能转瞬即逝,有些则可能被一直保留在我们的语言中。”
来源: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