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济南日报
新华社发 □董 婧 编者按 随着三孩政策的落地,0-3岁孩子由谁带的焦虑情绪也逐步积压。9月14日,《济南日报》刊发热线“深调查”《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照护:“最低龄幼儿园”,要托起哪些期待?》,报道了部分家庭带娃的日常,发现了社会对托育服务的切实需求。本期评论聚焦政策利好,探讨如何多维度发展托育服务。 0到3岁的小奶娃谁来带?这是让不少年轻父母尤其是双职工家庭头疼的问题,甚至已经成为生育欲望提升的“拦路虎”。妈妈们的产假休不了那么久,公办幼儿园又不接收3岁以下的婴幼儿……如果请老人帮忙带孩子,担心“隔代溺爱”;如果请保姆或育儿嫂照护或者放在私立托管机构,费用着实不低,而且也不能完全让人放心。也就是说,现有的这几种方式都不尽如人意。 有数据显示,当前我国0岁至3岁婴幼儿有3700多万,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的家庭有较强烈的入托需求。然而,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司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托育服务总体供给依然不足,托育服务机构入托率仅为6%左右。一方面,随着年轻父母观念的改变,以及三孩政策的放开,社会对托育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另一方面,托育机构总量匮乏、结构单一、价格较高,许多家庭陷入“不敢托”“托不起”的境地。正如不少市民通过12345热线表达的期待:加强政府补贴,让每个家庭都托得起;为托育机构提供普惠性福利和“无死角式”监管…… 3岁以下婴幼儿,是“最柔软的群体”,需要特别的呵护。发展托育服务事关婴幼儿健康成长,事关千家万户,也有助于消除一部分人的生育焦虑。“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要达到4.5个。把小托育纳入大规划,这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史上尚属首次,足见国家对发展托育服务的高度重视。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7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提出了20条育儿支持措施,其中“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被放在重要位置。增供给、降成本、提质量,无一不击中家庭育儿的难点。 国家层面不断推动托育行业纵深发展,各地也积极探索破局之道。比如,北京近日出台方案,其中提出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招收2至3岁幼儿,提供托育服务。在杭州,一些企业探索用产业园区嵌入式幼儿园解决员工子女托育问题,让“带娃上班”成为可能。济南市在2020年9月出台了《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发展多种形式的托育服务机构”;2020年至2022年,市政府相继将“提升托育服务能力”“创建30所婴幼儿照护机构示范点”“推进托育示范点建设”列为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由政府部门发起,设立托育产业发展基金……种种尝试,既是发展普惠托育的有力探索,有利于解决民生难题,也让公众对未来更趋专业的托育服务抱有热切的期待。 目前,3岁以上孩子的照护问题基本已经解决,但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显然还不成熟,要在幼有所托、幼有所育上下更大功夫,不仅政府需要加大投入,还需要发动社会资源,共同来解决“谁来带娃”的成本问题。要不断完善支持政策,充分发掘托育市场潜力,引导鼓励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带动发展包括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多样托育服务;同时要加强对托幼服务的职业培训和对相关机构的监管力度,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至3岁幼儿,同样也是解决托育难的务实之举。 育儿既是家事,也是国事。看似一个小奶娃的照护问题,却是关系到千万家庭幸福感、获得感的大事。期待社会各方合力,多想办法,共同把这件事解决好,加快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来源:今日头条的作品,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图片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任何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