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小麦渐黄 小得满盈
黄小满
小满
小满是一年之中的第八个节气。小满意味着夏熟作物正处在籽粒将满未满的灌浆期。
经过漫漫的雨天,南方气候加倍 潮,年夜 家注意祛湿。
小满事后 ,我国各地气温加速上升,江南一带最高气温可达35摄氏度以上。在小满芒种期间,全国各地逐渐进入到了夏季,南北温差缩小,降水增多。
小麦
这段时间内,我国农事活动也即将进入年夜 忙季节,北方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接近成熟,农民们抓紧为作物弥补 肥料,期待获得好收成。南方地区 的农民正在种植水稻,丰沛的雨水对水稻秧苗的生长异常 有利。
小满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
网络图片
网络图片
小满时节,有祭车神、祭蚕的习俗。
蚕茧
祭车神是一些农村地区 古老的小满习俗。在相关的传说里二车神,是一条白龙在小满时节,人们在水车蓦上放上鱼肉、香烛等物品祭拜,最有趣的处所 是,在祭品中会有一杯白水,祭拜时将白水泼入田中,有祝福水砚涌旺的意思。
蚕丝业
相传小满为蚕神生日 ,因此江浙一带在小满节气期间有一个祈蚕节。蚕是娇养的“宠物”,很难养活。气温、湿度,桑叶的冷、熟、干、湿等均影响蚕的生存。由于蚕难养,古代把蚕视作“天物”。为了祈求“天物”的宽恕和养蚕有个好的收成,因此人们在四月放蚕时节举行祈蚕节。
小满处于春末夏初时节,气候较为潮湿,所以应该多点吃一些祛湿类食物。
很多处所 小满有吃苦菜的习惯。
小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也是小满时节不少地区 的风气 习惯。《周书》:小满之日苦菜秀。《诗经》:采苦采苦,首阳之下。苦苦菜遍布全国,医学上叫它败酱草,宁夏人叫它“苦苦菜”,陕西人叫它“苦麻菜”,李时珍称它为“天香草”。
苦菜,苦中带涩,涩中带甜,新鲜爽口,清凉嫩香,营养丰富 ,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胆碱、糖类、核黄素和甘露醇等,具有清热、凉血和解毒的功能 。《本草纲目》:(苦苦菜)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医学上多用苦苦菜来治疗热症,前人 还用它醒酒。宁夏人喜欢把苦菜烫熟,冷淘凉拌,调以盐、醋、辣油或蒜泥,清凉辣香,吃馒头、米饭,使人食欲年夜 增。也有用黄米汤将苦苦菜腌成黄色,吃起来酸中带甜,脆嫩爽口。有的人还将苦苦菜用开水烫熟,挤出苦汁,用以做汤、做馅、热炒、煮面,各具风味。
苦菜
苦菜主要有哪些成分?
每100克苦菜嫩幼苗含卵白 质2.8克,脂肪0.6克,粗纤维5.4克,糖类4.6克,胡萝卜素540微克,维生素B10.09毫克,维生素B20.11毫克,维生素PP0.6毫克,维生素C19毫克,维生素E2.93毫克,钾180毫克,钙66毫克,铁9.4毫克,锌0.86毫克,磷41毫克,还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精氨酸、组氨酸、谷氨酸含量最高,占氨基酸总量的43%。此外,另含有蒲公英自醇、甘露醇、蜡醇、胆碱、酒石酸等多种成分。苦菜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等功能 ,主治痢疾,黄疽,血淋,痔瘘等病症。
小满节气除吃苦菜还有什么呢?
进入小满后,气温赓续 升高,人们往往喜爱用冷饮消暑降温,但冷饮过量会导致腹痛、腹泻等病症。此时进食生冷饮食易引起胃肠不适而涌现 腹痛、腹泻等症,由于小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健全,老人脏腑机能逐渐衰退,故小孩及老人更易涌现 此种情况。因此,饮食方面要注意避免过量进食生冷食物。
苦瓜:消暑解乏
我国古代将小满分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周书》中即有“小满之日苦菜秀”之说,也就是小满时节,苦菜正其时 ,可适当食用。
天气逐渐炎热,很多人也会涌现 上火、身体困倦等问题。《本草纲目》称,苦瓜能“除烦热,解劳乏,消心明目”,苦瓜能消暑解乏,刺激人的食欲,开胃健胃助消化,有利于提高免疫力,可以多食用。值得提醒的是,苦
苦瓜
瓜性寒,年夜 便溏泻、脾胃虚寒者应少食。
生姜:逼走冷气 病菌
姜
中医认为,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等功能 。小满前后湿气重,吃过生姜后,人会有身体发烧 的感到 。从西医来讲,生姜能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张开,同时还能把体内的病菌、冷气 一同逼出。而中医也认为,生姜能把体内寒毒排出体外。所以,民间也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平时煮菜可以适当放些生姜,也可以食用姜糖水。
此外,夏天人体唾液、胃液排泄 会减少,影响食欲,很多人胃口欠好 。民间有“饭不香、吃生姜”的说法,如果饭前吃几片生姜,可以刺激唾液、胃液和消化液的排泄 ,增加胃肠蠕动,增进食欲。
小满适宜吃一些祛湿类的食物,比如 薏米、冬瓜等,这也是为什么苦菜、苦瓜、生姜等适宜小满时节食用的原因。
在瑶族,最好的方法 ,就是用姜来打油茶了,一碟苦菜,一杯薏米小羹,原始养生纯天然。
油茶
油茶
文章来源:今日头条(昭通热线网www.ztrxw.cn版权与免责声明:1.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2.如本网所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著作权或版权拥有机构致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妥当。如有侵犯您的名誉权或其他权利,亦请及时通知本网。电话:0870-2156588 邮箱:信箱:569098112@qq.com。本网在审慎确认后,将即刻予以删除。3.本网原创文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者本网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转载请注明来源昭通热线网www.ztrxw.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