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昭通生活网 于 2016-9-14 08:44 编辑
永善开创精准扶贫新模式
2016-9-14 昭通热线网 分享
昭通新闻网讯(通讯员 龙定江)2014年以来,永善县水竹乡在水竹社区中良子、双旋村等五个村实行连片扶贫开发,规范化种植草场2500亩,种植青玉米饲料 1000 亩,建设标准化畜圈 2 个,占地面积5000余平米。共投入黄牛养殖项目资金716.85万元,先后购买850头黄牛,分批发给农户喂养。这是该县大力发展“庄园畜牧”助推群众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永善县立足农牧业资源特点和产业发展实际,紧紧围绕“养殖规模化、管理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链条化”的畜牧业发展思路,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不断构建高原特色现代养殖业体系,畜牧产业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永善实际的现代农牧业发展路子, “庄园式畜牧”开启牧民新生活。 伍寨乡认真落实“红色信贷”制度,将长海村作为“合作股份”试点,采取村民全体参与,以草场、牛羊、现金等方式统一入股的“畜牧庄园式”经营模式,及时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党支部,下设理事会、监事会,负责做好日常事务,从整合草场20000亩,牛50头、羊500只,扩展到白云、中寨2个村30个村民小组,对1020头牛、1365只羊实行集中养殖,为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马楠乡创新扶贫机制,变扶贫“输血”式为“造血”式,走专业化、合作化、规模化、品牌化路子,以国家扶持到户的项目、资金为引导,建立民建、民管、民受益的种植、养殖、营销股份制专业合作社。引导群众自愿以土地、草场、自有财产等入股,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均得、按股分红,改变马楠产业不成规模、资源利用率低、抗风险能力弱、管理成本高、品牌建立难、增产不增收等问题,激发群众发展愿望和激情,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目前,马楠乡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1个。建成运行养殖专业合作社5个,共有入社群众329户1316人;入股草场46000亩、土地2500亩,群众入股半细毛羊2205只、黄牛105头。据发展最快的高坎子合作社理事长李成荣介绍,高坎子的半细毛羊繁殖性比较稳定,当前的900多只羊由当地有饲养经验的村民分10个小组放养管理,预计到2016年底合作社畜牧产值将达165万元,按40%的羊和全部的羊毛出售,户均可实现分红7900元,人均分红2650元,村集体分红60000元,到2020年,合作社社员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10000元以上。 水竹乡通过认真调研,综合分析,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实施连片扶贫开发黄牛养殖和草原补贴项目,并鼓励大力发展生态黄牛、黑山羊养殖,人工种草等,采取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发展庄园畜牧产业,给群众创造增收条件。截至目前,水竹乡已发展黄牛养殖4360头,新建畜厩9850 平方米,年出栏1135余头,产值达 2300万余元;黑山羊养殖13542 只,年出栏5820余只;养殖生猪13200头,年均出栏6800余头;人工种草7500亩,累计培训养殖人员569人次。“我家共种植了20 亩天麻,喂养了7头黄牛,今年下来估计收入在10万元左右。目前,我们村共有56户农户种植天麻70余亩,喂养黄牛58头,有的还在发展生猪、黑山羊等种植养殖业,预计今年可为群众创收100余万元。”水竹村中良子村民小组长朱显高高兴地说。 2015年,永善县扶持发展养殖专业合作社5个,其中,马楠乡3个、茂林镇1个、伍寨乡1个,每个养殖专业合作社新建标准化圈舍1000平方米。抓好生猪标准化养殖,争取中央资金投入100万元,重点扶持大兴养殖场、银记养殖场、春桃养殖场、综合养殖场,抓好养殖场改扩工程建设,猪舍标准化改造3900米。县财政资金扶持发展规模化肉牛养殖场2个,新建标准化牛舍2000平方米,每个养殖场年出栏肉牛100头;扶持发展规模化肉羊养殖场1个,新建标准化羊舍600平方米,年出栏肉羊500只;扶持发展规模化鸡养殖场1个,新建标准化鸡舍1000平方米,肉鸡养殖规模达5000只。切实做好全县224.69万亩草原禁牧、草畜平衡面积信息录入,并通过“一折通”及时向群众兑现草原奖补资金。新建户用沼气3000口、养殖小区沼气15个、沼气网点15个,中央补助资金811.5万元。完成黄牛冻精改良13000头;生猪改良配种58000窝(人工授精38000窝);绵羊改良27500只(人工授精18000只);治理草原15.26万亩。 中秋时节,走进永善县大大小小养殖场,处处是一派“畜”势勃发、六畜兴旺的景象。据统计,2015年,全县出栏肥猪54.9万头,增长5%;大牲畜1.97万头(肉牛1.34万头),增长15%;肉羊9.4万只,增长10%;家禽73.6万只,增长15%;肉蛋奶产量达5.8万吨,畜牧业产值达8.7亿元,同比增长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