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闽南日报 ⊙韩沐真 随着气温逐渐降低,人体新陈代谢缓慢,心脑血管病人受到冷空气刺激,血管骤然收缩,易导致血管栓塞的发作。天气变冷以后,有房颤、动脉硬化等基础病的患者,尤其要警惕血管栓塞。 已过耄耋之年的张老先生,平时爱好看书、养小动物。2022年11月初的一个晚上,张老先生在散步时突然感觉右小腿像抽筋一样疼痛,随后右小腿逐渐出现冰冷感与麻木感,行走困难,难以忍受。家人立刻将张老先生送到当地医院,当地医院无法明确病因,建议转上级医院治疗。 当天晚上9点,张老先生被送至医院急诊科。急诊科医师初步判断后立即请血管外科医生会诊。医生询问张老先生的病史,了解到张老先生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而且有冠心病及房颤的病史,近期未规律服药。经过系列检查,判断张老先生为下肢动脉急性栓塞,右大腿以下动脉完全堵塞。 此时张老先生的右小腿及足部的皮肤温度已经冰冷,肢端发绀,疼痛明显,需要立即手术处理,否则下肢将不可逆缺血坏死。经过2小时的手术,张老先生的右腿动脉血管完全开通,疼痛马上缓解,右小腿及足部逐渐回暖。术后第三天,张老先生顺利出院。出院后严格服药,目前情况良好。 人体两条腿上各有一根类似高速公路的血管,心脏通过这两根血管将血液输送到腿部。如果有血栓,就可能堵塞这两根血管,造成下肢动脉栓塞。下肢动脉栓塞的典型症状表现为疼痛、苍白、麻痹和感觉异常等,如果突发下肢疼痛或者下肢活动后疼痛,建议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80多岁的李老太因为腹部疼痛明显,前往家附近的卫生院就诊。卫生院医生以为李老太是吃坏肚子,给她开了些治疗肠胃炎的药让她回去吃。吃了几天药后,李老太的疼痛不见缓解,反而愈发加重。 家里人慌了,赶紧将李老太送到了省城的医院。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判断李老太是肠系膜血管栓塞,立刻为李老太安排了手术。这名患者送到医院时,由于拖了好几天,病情已经较为严重了,肠子出现了部分坏死。经过医院的全力抢救,在手术后李老太住院一个多月,才慢慢康复。 无独有偶,陈先生有一天感觉肚脐周围剧烈疼痛,遂前往当地医院治疗。当地医院当成急性肠胃炎来治疗,陈先生疼痛了一天不见好转,转诊来到医院。接诊医生给陈先生做了腹部增强CT,判断陈先生是肠系膜血管栓塞,并且肠道缺血严重。经过手术治疗,在血管打通的一瞬间,陈先生的疼痛逐渐消失。 肠系膜血管栓塞是腹部栓塞中最严重的一种,如果6小时内不手术,很可能会导致患者肠道缺血坏死,严重危及生命。患者早期通常腹部症状表现轻微,甚至无任何异常表现,但后期病情可迅速进展,出现腹痛、恶心呕吐、便血、发热等症状,由于表现出来的症状和其他疾病相似,误诊率可达90%-95%,治疗一旦延误可能很快出现肠坏死、休克,危及生命。 血管栓塞,最常见于房颤患者,由于没有给予抗凝治疗,可在心脏内形成微血栓,血栓随着血流流动而造成相应血管栓塞,常见有脑梗塞、肠系膜血管栓塞以及肢体动脉栓塞等。血管栓塞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有吸烟、酗酒史的人群发病率较常人更高。 基于此,防治房颤意义重大,下面是自测房颤的两种方法,在家都可以完成。 第一种方法为感受脉搏跳动情况:正常情况下的脉搏跳动具有清晰、整齐、规律的特征,当患者出现心慌时,可以感受手腕处脉搏的跳动情况,若出现没有规则的跳动,则有可能是出现了房颤。 第二种方法为数脉搏与心跳是否匹配:当患者出现房颤时,通常会有脉搏短绌的现象,即脉搏比心跳少的情况。患者可以将听诊器放在心脏处,通过一边听心脏跳动、一边数脉搏的方法来进行自测。如果心率不等于脉率,则考虑可能出现了房颤。 如果自行判断出现了房颤,最好去医院做心电图,进一步检查。 来源:今日头条的作品,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图片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任何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