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 发表于 2015-12-14 17:18:49

我写我家

卧居在江南的怀抱,沉浸在南江的柔波,静穆守望着子女,昂首翘望着游子的,就是我的家——连摊——秀丽的江南水乡。或许人们对她的认识只停留在色香味俱全的酿豆腐、甜而不腻的无核黄皮还有黄绿相交的油菜花浪。   

  每年回家过年,年初一是出去逛街的,但似乎是一种习惯,潜意识中大家已经把张公庙纳入了的范围。我对张公庙的名字比较好奇,长辈们说是为了纪念一个和戚继光一样抗倭民族英雄,叫张元勋,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张公。据《张公庙碑》载“行师甫四月剿平,积年蚕食之土悉归版图”“行者歌,居者宁”,官民感怀其恩德,“因此立庙祀于连滩”。因其生前在民间有很多开洲建功的传闻,所以死后被尊为神,历来香火鼎盛。同时他也被明朝万历皇帝敕封为“护国庇民”大将军。张公庙则建于明朝万历四年,至今有400多年历史。   

  磬音袅袅,香烟缭绕,张公庙在我的印象中总是被朦胧的烟雾笼罩着,像一幅在浮云上的剪影,若不是有人海,恐怕真的会错以为这飞檐流角的庙宇是太上老君炼丹炉的地方。我自幼就对这个庙宇有一种特别的感情,估计每年到这里的人们也有同样的感受吧。拜一拜各路神仙保平安,敲一敲古钟示吉祥,好像成了连摊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你若是有兴趣的话还可了以去观摩一下它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庙宇大门前设两根花岗岩石柱承托下饰飞头,上覆以绿色琉璃瓦,正殿设六根格木圆柱承托重量,下有柱础,尚有斗拱。柱子纵横成行,排列规整,形成的明间,次间格外宽敞。画栋雕梁,华丽堂皇。更值得欣赏的是堂壁上刻有各种诗词和彩画,镶着工艺绝伦的各式各样的雕刻画案,有形象生动的古任务、有玲珑别致的雀鸟……一切装饰,保留着明、清两代的南方建筑艺术特色。   

  令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一年一度的庙会,吸引了本镇域外镇的人民。小的时候我一直都很期待那一场盛大的庙会,不仅可以看到彩车,“仙女仙子“将各色的花瓣撒向人间,孩子们总喜爱争先恐后地去接住空中的花瓣,学生鲜花队挥动着花束与花环向人们致以良好的祝愿,还可以看到造型别致的诸如麒麟白马、天姬送子、五马巡城等项目,还有官轿出巡、新娘出轿及姑娘探亲等充满生活情趣的项目。这天所有的人都好像在街上,到处人山人海,而你却享受这样的拥挤,正月的寒气都被他们的热情驱散了。   

  我最期待的是晚上的节目,从粤剧到小品,从小品到歌舞。最能挑拨我神经的是山歌擂台和禾楼舞,人们拿着一把米在台上洒,还不能忘了唱歌,镇内镇外的人都可以参加,虽然听不懂他们在唱什么,却感觉别有一番情致,母亲告诉我山歌十分随意,想唱什么就唱什么,大大小小的日常小事都能唱进去,甚至可以来一句“今晚去我家吃饭吧”,对歌的人必须要接上他的歌;再看人们身着黑色的服装,手里挥舞着稻穗尽情地舞蹈,心情也就跟着舞动起来,我觉得握着捣碎舞蹈很是奇怪,家人告诉我这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禾楼舞,但是听到该舞蹈缺乏后人继承,濒临灭绝的时候,心里有种落寞,这也意味着一种文化的消失。   

  山歌一直不停,又有曲调亦有情,外婆也耐不住当看客,上台露了两手,苍老而有力的声音唱出的是文化,唱出的是民族瑰宝,这是一副唱了多少个岁月的嗓子,就连唱歌说话都会有历史文化的韵味。我忍不住在台下也装模作样跟着来了两句,也不记得唱了什么内容,有了曲调却没有味道,这就是没有经历的生疏,唱不出这样的文化,周围的观众哈哈大笑,说着说着就聊起劲儿了,熟悉的像认识了很多年一样。我爸说:“连摊人,四海之内皆兄弟,出门进门都是在家。”当时只是过眼云烟,现在仔细琢磨一下,突然觉得温暖。   

  人们对庙会有一种执着的热情,它举办几天就看几天,百看不厌,结束后就载笑载言一路畅谈到家,新认识的人不联络,下一年再认识,如此反复,所以才会有一种多年前就认识的感觉吧?   

  庙会已不仅仅是文化的桥梁,更是人情的桥梁,连接了连摊人们热情似火的心。它又像是一条泛着柔波的河流,滋润人们的心田,源远流长。仿佛闭上眼,就能听到山歌春笛,闻到寺庙特有的烛火味,感到心脏在为家的某些情愫有力的搏动。编辑评语亲爱的作者,欢迎进入红袖投稿,希望以后注意:段首请空两格,已帮您排版好。最好一次性就排版好,多次修改,后台短时间内不显示。可自行百度“自动排版工具”。   期待佳作。(编辑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写我家